许多古装影视剧中,皇帝在谈到自己的时候都喜欢说自己是真龙天子,这样的说法一大部分源于华夏民族对“龙”的信仰与尊崇,另一方面也在于皇权自古与龙绑定在一起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。
这样的文化由来已久,所以很多古代传说里,一些能人异士在算出某个孩子具有帝王之相的时候,都会以龙来代称。但是众所周知,一山不容二虎,一国不容二主,“龙”的出现总是单个的。
可是在五代十国时期,一位肩挑着箩筐带着两名孩子逃难的妇人在遇到一名道士的时候,那个道士看着妇人的两个孩子,竟然大呼:你挑的是两条龙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逃难路上的奇怪事
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,这一时期熟悉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,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以后,中原地区迎来了长达77年的大分裂,一时间暴乱、战火、硝烟,蔓延了整个神州大地。
覆巢之下已无完卵,而在这里面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黎民百姓,在战火中,他们没了家园、没了田地,甚至连亲人的踪迹也已经遥不可寻。
一时间哀鸿遍野,到处都能看到饿殍流民,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,每天为了生存而奔走流离,而长达77年的战乱足够影响三四代人的成长轨迹……
于是,在一众逃难的身影中,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:
这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,因为逃荒途中的种种纷乱,她与家人离散,只剩下一个身躯弱小的她,肩挑着一副箩筐。
她的箩筐里一前一后各装着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,对妇人而言,这两个孩子是她的依靠,而同样的,她也是这两个孩子唯一的依靠。
他们三人都不能再失去彼此了,所以在逃荒路上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妇人,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极为敏感。
妇人小心地挑着担子,她会谨慎地避开那些危险的人群,也会在遇到好心人时连连的答谢。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走着,突然,一个道士进入了她的视野。
只见这个道士衣衫朴素,面容和善,一开始妇人并没有放在心上,只是随着距离的拉近,这个道士的目光却突然放在了妇人挑着的箩筐之上,道士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引起了妇人的警惕。
只是这荒废的城区里,前后都没有人烟,妇人势单力薄的也不敢轻举妄动。
于是,随着道士的靠近,妇人心中暗暗算好了逃跑的路线,以及做好了准备:万一道士发难,她该如何保全自己的孩子。
道士自然也看出了妇人的防备,但是他却不以为意,而是主动靠近和夫人攀谈起来,而在靠近看清了两个孩子的面容后,道士突然大惊的对妇人说:“你这挑着的是两条龙啊。”
这一言语让妇人一头雾水,妇人看他没有恶意,也便大着胆子的问他:“你这话说的真是莫名其妙,你倒是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”
可是道士却并没有解答,只是笑了一笑翩然而去。
等那道士已经走出了一程,妇人才听见道士吟了一句:莫道当今无太子,都将天子上担挑。
这让妇人愈发摸不着头脑,可是逃难路上,妇人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追上道士问明情况,所以疑惑了一阵后,妇人只将这事当做路上的一个小插曲,随后又继续赶路。
道士预言成了真?
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,两个孩子逐步长大、成才,最后还在军中谋得了一个好差事,这名妇人几乎都快忘了当年路途中发生的那件小事……却不料一夕之间,陈桥兵变、黄袍加身,自己的二儿子赵匡胤一下子身份骤变,成了一国之君,而妇人也成了一国的开国太后——杜太后。
这时候杜太后才想起当年道士说过的那番话,细细想来,“挑着两条龙”和“天子上担挑”,说的不都是这两个孩子会成为皇帝么?
再回看杜太后当年挑着的两个孩子,一个是如今已经成为皇帝的赵匡胤,另一个则是为大宋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赵匡义。
虽然杜太后对于道士所言仍旧有些将信将疑,毕竟家里已经有一个孩子成了真龙天子了,另一个无论怎样,也都是风光无两盛极一时,这一辈子已经足够,而且手心手背都是肉,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为了一个皇位失和。
但是有了道士的这句话,杜太后对另一个儿子渐渐地也更加关注起来,而经过长期的观察之后,相比于那些年幼的孙子,赵匡义若能继承皇位倒也不失为一项好的选择。
所以在杜太后缠绵病榻之时,她虽然不曾明言,却也暗示赵匡胤今后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评判,选择最合适的,而不是只看重自己的子女。
毕竟之前柴世宗就是因为传位不谨慎,将皇位交给一个不懂事的孩子,导致周朝覆灭。
这句话显然赵匡胤也听了进去,所以之后选择了赵匡义来继承自己的遗志,带领着大宋壮大基业。
当然,对于赵匡胤的死与赵匡义的登基称帝在历史上颇有争议,不过无论如何,至此,道士的所言都成了真,也算是成为了一段佳话。
小结
值得一提的是,道士断言妇人所挑的两个孩子都是“龙”的说法,其实也都是野史中的记载,传奇的性质比较大,不过这个故事借杜太后之口倒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,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综合权衡,量力而为,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。
这样的道理既适合管理者知人善任,也适合我们自身,因为只有恰到好处的职位对应上相应的能力,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,获得一个理想的结果。
诚如杜太后劝诫赵匡胤时举的周世宗传位不当的例子那般,能力不济,再高的职位也是白搭,而能力超群却没有伯乐赏识,再好的人才也只有白白埋没的份。